再鼎医药始建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集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医药创新企业。在福布斯封面人物杜莹博士的带领下,公司建立了一支具有全球领先制药企业背景、经验丰富的世界级管理团队。这支队伍曾经在中国成功地将五个1.1类新药推进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开拓了全新的新药审批通道;在美国和欧洲开展过多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且曾成功地将由中国本土公司研发的创新药推进到全球临床三期试验阶段。
再鼎医药自成立后,不断获得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知名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其中包括尚珹资本、奥博资本、启明创投、凯鹏华盈、红杉资本和泰福资本。再鼎医药在成立仅仅3年多后,于2017年9月20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再鼎医药上市后市值超过十亿美金,领先所有近两年在美国上市的生命科学企业。
再鼎医药在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兴建的口服固体制剂产业化项目将用于支持目前处于晚期临床试验的两个1.1类创新药的技术转移,工艺验证和商业化生产。苏州的口服固体制剂工厂采用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行业最顶尖的生产设备包括德国Alexanderwerk干法制粒线,美国Fluid Air湿法制粒线及流化床,Fette压片机,Bosch胶囊充填机,以及英国CI Precision全自动拣重机等,全球领先的工艺技术和检测手段,生产高品质的片剂和硬胶囊剂,建成后年生产能力约为5000万片片剂和2000万粒胶囊。
再鼎医药苏州制剂工厂占地约1400平方,分为三层,总共面积约4200平方。一层为仓库和公用工程系统。仓库包括综合库,空心胶囊库,冷库,常温库,标签库以及相应的收发货区域,可以对不同储存要求的原料,中间体,和成品进行安全可靠的仓储和流转。公用工程包括空调系统,纯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用于支持工厂的生产,仓储,和质检等各个模块的公用需求。二层为核心生产区域。包含了过筛,分发,干法制粒,湿法制粒,混合,胶囊填充,压片,包衣,泡罩包装和外包装等完整的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功能间以及配套的中控质检,物料暂存,和清洗间。三层为质检和办公区域。质检区域包括化学实验室,收样间,称量间,红外间,理化间,和稳定性间,以及微生物实验室。
再鼎医药苏州制剂工厂是拥有一个35人规模的专业团队,包括生产,分析,质量,工程,和仓储五个部门。工厂的管理团队和员工拥有丰富的制药行业经验,能够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这个国际领先的抗肿瘤药口服固体制剂工厂。工厂目前已成功完成安装和调试,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于2017年11月开始临床用药的生产。目前项目总投资约6397万人民币,建设过程得到了苏州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计划苏州的口服固体制剂工厂将为再鼎医药的全球创新药物提供一个临床生产和商业化生产的平台,加速将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推向中国市场,造福中国的广大病患。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管理团队是由国际临床试验医学专家领军,拥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研究链包括新一代抑制雄激素受体药物、PI3K/mTOR激酶靶向抑制药物、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CETP抑制剂、治疗关节炎的JAK2激酶靶向抑制药物以及用于治疗肝癌、卵巢癌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FGFR/EGFR双靶向激酶抑制药物等。
公司拥有多个产品的研发管线,覆盖临床前到临床II期各个阶段,涉及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脑癌和肺癌等领域。其中,开拓药业深耕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肝癌这三大全球肿瘤高发病率的疾病领域,以晚期肿瘤治疗为核心目标研发多通道产品组合,坚持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用药方案,专注发展“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力争打造中国抗肿瘤创新药物领军企业。
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获得2011年国家十二五和2017年国家十三五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和苏州市科技计划的资助。2015年曾入选清科第十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50 强”。2016年9月成功登陆新三板,证券简称:开拓药业;证券代码:839419。开拓药业一直秉承着“研发真正意义上中国本土创新药”的想法与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希望能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福音,降低广大患者的用药成本。
融资情况(摘自 2018年融资新闻稿)
继2015年7月17日,“开拓药业”获得来自专注于健康产业的弘晖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2018年1月11日,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88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领投,东方证券资本、贝加资本、建银医疗基金和博润投资等跟投,原投资方弘晖资本和元禾控股亦参与了本轮的融资。本轮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完成普克鲁胺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展开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I-III期试验,以及推动其它4个在研抗癌创新药物项目的临床开发。
一路走来,开拓药业和投资方们始终本着“共同进步”的理念共同发展,得到了各位投资方的认可和支持,开拓药业不断突破,从未停止过脚步。
近况
(目前,开拓药业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领域中开辟蓝海,普克鲁胺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晚期乳腺癌的1.1类创新药,其在更有效地抑制AR的基础上,还具有诱导AR表达下调的生物学作用,是一个“双重作用机制”的AR拮抗剂。普克鲁胺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开展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已经进入Ⅱ期,临床数据显示普克鲁胺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考虑到AR过度表达和突变是前列腺癌细胞对阿比特龙/恩杂鲁胺治疗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普克鲁胺可以通过下调AR基因的表达克服前列腺癌细胞对这些药物的抵抗性,有望成为更有效和安全的新一代AR拮抗剂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其一旦获批上市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摘自 “十三五” 重大新药创新专项
(2018年1月24日,辉瑞授权开拓药业首个肿瘤抗体新药全球开发的权利。该药也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Activin receptor-like kinase-1,ALK-1)靶点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治疗性药物。ALK-1抗体作为一种改变肿瘤微环境药物,联合其他靶点药物,符合现代抗肿瘤联合治疗的理念。据悉,本次辉瑞和开拓合作项目的药物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ALK-1受体阻断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开拓和辉瑞本着为中国广大肝癌患者带来具有创新性和有效性的选择为共同目标,研发针对此癌种的创新药。
探索肿瘤治疗新思路、研发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药物一直是开拓药业的使命。开拓药业自创立以来,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的研究,汇聚了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团队,积累了大量新药研发的经验。目前有多个在研的抗肿瘤药物,其中,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已成功进入临床II期研究。随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开拓药业也在不断完善其研发策略和产品管线。本项目是开拓药业获得的辉瑞在肿瘤领域首次授权中国本土企业抗体新药的全球开发权,通过与辉瑞的合作,开拓药业将利用自身雄厚的研发实力,接棒辉瑞的ALK-1单克隆抗体的后续研发。)——摘自开拓辉瑞项目合作的新闻稿
开拓药业“不忘初心”,本着注重成药性并尽快实现创新药物进入市场的理念,专心踏实、不骄不躁。开拓药业,有国家的支持,各位投资方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和陪伴,心怀感激,为回馈伙伴、社会、国家不断奋斗。
银杏树药业(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病毒类创新药物开发为核心业务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有四个1.1类化学新药项目在研,其中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赛拉瑞韦钾已经进入临床II期研究阶段,计划2020年实现产业化。该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超越国外同类在研药物,拥有显著的治疗优势和产品定价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后续治疗流感和乙肝的项目进展顺利,将在2018年陆续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公司于2009年落户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迅速,目前公司有员工30人,硕士以上学历16人,累计10人次获得苏州工业园区的各项人才政策补助。
公司已经递交9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1项PCT专利申请,丙肝新药赛拉瑞韦钾的核心化合物中国专利、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均已获得授权。公司还先后承担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等科技项目并均已顺利结题。公司创始人于2011年获得姑苏领军人才资助,并于2014年因课题完成情况优异,获得领军人才滚动支持。公司于2016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7年,“全新抗丙型肝炎药物赛拉瑞韦钾的临床研究”项目获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第一批课题立项。
公司于2017年一季度完成逾亿元的B轮融资,由深圳市拾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投,礼来亚洲基金(A轮投资人)、杭州凯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跟投,该笔融资将用于推进其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1.1类新药赛拉瑞韦钾的II期临床研究。
苏州晟济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济药业)是一家座落于bioBAY的研发及产业制造型生物制药合资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公司的中方股东为苏州康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方股东为Center Laboratories Limited(HK)和GL Hospital Management Investment HK Limited,注册资金人民币3680万元,截至2017年底总投资超过人民币2亿元。
晟济药业的董事会由三方股东委派组成,董事长由曾在16年间挽救台湾6家面临倒闭的医药企业,使其成功转型发展,并担任大陆与台湾十几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林荣锦先生担任,总经理由获得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称号的王征女士担任。
晟济药业主营业务为糖蛋白激素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截至2017年底,SJ01项目进入I期临床试验,SJ02项目获得CFDA的临床批件,SJ03项目完成中试生产工艺开发。在未来三年,晟济药业将积极推进各产品的临床试验以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晟济药业的研发队伍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第六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中,有两位科研人员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第七届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企业组织奖”。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国家特聘专家俞德超博士创建,致力于做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的高端生物药制药公司,开发生产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端生物药。
信达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六年来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吸引了国际化的资本,搭建了国际化的团队,创建了国际化的技术平台,特别是利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开发出了一系列原创性产品,获得了国际化市场的认可,是目前中国生物制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
1、国际化资本加速企业成长。信达生物凭借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已完成四轮融资,获得了苏州创业投资集团、联想控股、新加坡淡马锡和美国富达集团等多家全球知名创投基金累计4.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利用全球资本推进自主创新的格局。其中,2016年完成的D轮融资中,信达获得了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投创新)领投的2.6亿美金支持,这不但是中国制药界历史上最大的融资事件,而且在国际上也是2016年第二大融资额。
2、国际化的团队助推自主创新。信达生物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生物药开发、产业化人才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共5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350多人,博士、硕士人数占总人数1/3以上,海外归国专家50位。信达生物国际化的高端团队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国际化的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信达生物已经建立起一条包括16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形成了新药上市的梯队。目前,5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个品种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6个品种进入临床研究,4个品种进入临床III期研究。多个原创抗体新药已经成功实现了国际市场转让。目前,信迪单抗注射液已完成上市申请,这是中国首个递交上市申请的PD-1单抗药。信达已建立高端生物药大规模产业化基地,总投资27亿,土地面积108亩,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累计投资9.5亿元,已建成2条1000升生产线并已投产;二期总投7.53亿元,拟建成6条3000升生产线。
图1 信达生物公司主要产品研发进度
4、原创成果面向国际化市场。2015年,信达两次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产品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信达将创新产品的海外市场转让给美国礼来开发,获得首付及里程碑款33亿美元。这是中国生物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公司创新成果获评2015年度“中国医药与生物技术十大进展”;2015年6月,信达生物公司作为中国优秀创新型企业代表,应国务院邀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第六次中美创新对话”(本次对话是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部分),董事长俞德超博士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创新的演讲;2016年6月,信达生物作为“十二五”重大成果受邀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信达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于2016年6月莅临信达生物调研,高度评价了信达生物的创新成果;2017年2月,俞德超博士和“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团队、“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人物等获得国家“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4月,《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名为《中国正在成为国际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重要力量》的深度报道中,以信达的发展为样版,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2017年4月、8月和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先后三次长篇专题报道了信达公司开发的抗PD-1单抗等创新生物药的最新进展,点赞信达人为患者谋福祉、为一个个家庭谋福祉所作出的努力。
在短短六年时间里,信达生物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麦肯锡所总结的中国生物药的9个里程碑式节点中,5个里程碑与信达生物及其创始人俞德超博士有关。
苏州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司目前研发重心主要在呼吸道和肝炎病毒领域的新药研发,以求获得突破性进展,满足临床需求。我们力争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并上市,也期待苏州爱科百发作为公司的研发引擎,带领公司成为全球一流的医药企业。
成立1年多来,公司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包括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制剂研发、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实验室在内的1000平米的实验区;2018年底将启动GMP生产车间建设用于临床和上市药品生产。公司目前有16名员工,80%以上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团队成员大多数来自各知名企业,他们研发经验丰富、配合默契、优势互补。目前在研项目有1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抗RSV新药、2个针对乙肝病毒和1个COPD的早期研发阶段新药,其中一个乙肝新药项目已申请PCT专利,并即将进入临床前研发。
爱科百发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泰福资本、启明创投、晨兴创投、元生创投,元禾原点、等知名投资公司的投资。
天演药业(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由罗培志博士与李革博士共同创立,是一家致力于打造独特靶向全人源抗体库、筛选技术平台和原创抗体产品线的生物制药公司,立志成为“全球尖端原创抗体第一品牌”。
创办人罗培志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年获江苏省双创人才荣誉称号,2014年当选苏州市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同时任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客座教授。罗培志博士从事生物制药行业近20年,曾在美国硅谷创建生物医药公司Abmaxis,因先进的技术而被世界顶尖医药企业默沙东收购。罗培志博士曾先后任美国Xencor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创始科学家,Abmaxis生物医药公司总裁、首席技术官,美国默沙东公司生物制药主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小型企业创新计划(SBIR)评审委员。罗培志博士在美国默沙东公司任职期间,开发出多个治疗性用新抗体,因其技术创新性和产品开发成果,连续两年被默沙东公司授予特别成就奖。此外,罗培志博士是全球首位运用超速计算机设计蛋白药物的科学家,其设计的药物通过动物实验得到验证,该研究成果于1999年以“超越大自然”为题发表在福布斯杂志上,并被美国科技促进协会誉为“新世纪的挑战”。罗博士长期致力于世界领先的靶向全人源抗体库设计和平台筛选技术的优化,以及新一代治疗性抗体和诊断抗体的开发研究。罗博士拥有全球多项专利成果,他在国内外核心生物技术专刊上发表的多篇原创论文及专著被广泛引用。
天演药业以计算生物学和遗传工程为基础,开创性地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精准抗体技术”。在“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指导下,天演药业已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万亿级(1012)的动态精准全人源抗体库,首次无缝整合靶点展示和抗体高通量筛选平台,可以精准匹配靶点与抗体,快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性抗体。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快速实现从单特异性抗体到双特异性抗体的高质量转换,完美实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理念。
公司在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领域全面布局,建立了丰富的单特异性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产品线,大多数产品属于国际尚未上市的生物创新药。目前公司已完成多个候选治疗性抗体的临床前研究及下游生产,正在将产品线全速推进临床试验。公司的抗体新药已向FDA递交了IND临床申请,该药物适应症为多种肿瘤,具有独特的靶点机制,在国际上尚无药品批准上市,计划近期申请中国临床批件。此外,公司于2018年3月与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药明生物将为天演药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加速天演的产品管线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报批流程。
公司已完成了三轮融资,总金额超过8000万美元。2014年12月完成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机构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国际知名投资者富达(波士顿)生物科技基金,富达亚洲成长基金,药明康德创投基金。2016年1月完成B轮融资,募集2800万美元资金,由金浦健康基金领投,斯道资本(前富达亚洲风险投资),F-Prime Capital(前富达波士顿生物科技基金),药明康德创投基金,新世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跟投,华兴资本担任天演药业的独家融资顾问。2018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新世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King Star Capital、歌斐资产等跟投,本轮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完成正在全球申报IND的抗体新药临床试验,以及推动后续创新药产品线的开发。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由留美博士余强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内拥有1000平米的研发实验场地和完善的新药开发公司管理体系。自成立以来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且已经获得2项授权。拥有专利的1.1类降糖新药盛格列汀,陆续入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纳入了国家层面的创新药物重点支持的轨道。临床前研究显示盛格列汀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长期服用的获益性都大大优于目前全球同类最佳产品西格列汀,并且于2017年进入临床阶段。
盛世泰科公司的闪释制剂技术亦被授予苏州市工程中心称号,在这个平台上研发了以阿塞那平为代表的特殊制剂新药项目,今后更多的2类改良新药,505(b)2,将依托此平台进行研发。此外,公司从2014年开始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提供研发服务,几年来都达到销售额千万元的水平,取得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公司已经获得临床批件的3类药项目包括特立氟胺,沃替西汀和贝林司他。公司不断获得园区,苏州市以及江苏省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取得了多个项目的资金支持和荣誉,并在陆续完成了两轮融资,为公司新药开发项目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创业团队成员大多有成功创业的经历和充分接受挑战的能力,带领公司20多名员工,以新颖的制药理念,领先的技术,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实现未来成为国内药物研发引领者的公司目标。
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创始人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苏州工业园区首届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玄振玉博士。公司专注抗感染、心脑血管领域创新中药、天然药物的筛选研制及产业化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苏州市中药纯化及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科技企业”、“苏州市重点医药类骨干企业”、“苏州工业园区双百工程创新企业”、“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优势重点企业”等荣誉。
公司下属苏州吴淞江制药有限公司、泰州新思维药业有限公司、苏州源创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药物一致性评价中心)等子公司。公司研发团队150余人,研发中心实验室面积6000平方,生产基地厂房面积20000平方,先后申请了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参与8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及多项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玉森新药立足科技创新,努力打造国内中药新药研发及成果转化第一品牌。
瑞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4286万元,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产业园。现有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面积近4000 平方米,包括药物发现、上游工艺开发、下游工艺开发、制剂开、药物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分析等部门,以及符合 GMP规范的200L/500L中试生产车间,已购置3L/5L/30L/200L/500L生物反应器27台、GE-AKTAavant150 4台、GE Akta Crossflow、AKTA Process蛋白纯化仪2台、WATERS/安捷伦HPLC、AES全柱成像系统、毛细管电泳、Biacore 8k、荧光定量PCR仪等高端精密大型仪器设备两百余台套,价值人民币近亿元;现有员工40余人,其中硕士或以上学位占比60%以上。
公司主营肿瘤、老年性疾病和自免疫性疾病等创新型靶向治疗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有多项产品管线项目在研,其中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国家一类新药资质的三个靶点的药物已完成临床前实验研究,2018 Q2完成IND申报工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和PCT专利3项。
公司成立后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靶向蛋白质序列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全人源化抗体药物及纳米抗体筛选技术平台,以及高表达量工程化细胞株构建技术平台和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平台,已具备完整的生物医药开发流程,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具有多年在知名制药企业(如强生、百特、艾尔建等)从事新药开发的丰富经验。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有机体。未来2年内公司将建成具有6条2000升规模且符合欧美认证标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用于自主开发的至少5个一类新药的生产。
合作伙伴瑞阳制药有1000多人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可极大地推动公司新产品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在国内同类生物医药公司中具备明显的商业和市场推广优势。瑞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很快步入国内一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前列,并会逐步走向世界。
苏州颐华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蒋毅先生于2008年3月发起创立,公司致力于创新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于2014年初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注册资本1558.8075万元。公司2014年底控股芜湖某药厂,2015年牵头成立苏州颐合天成创新医药孵化器,在药品和保健品研发专业领域内快速成长和发展。
公司成立近十年,期间先后承担省市、国家各级重要课题近十项,包括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等。公司获得的荣誉包括: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等,还先后两次(2013年和2014年)被《上海经济》杂志作为创新中药、天然药物研发领域先锋进行报道。
公司一直以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均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目前公司已获得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欧盟(德国、法国、英国)、印度、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等。另有多项发明专利申请正在实审中。
作为以创新药物研发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针对研发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在研品种涉及创新中药、天然药物及化药仿制药等多个品类。公司非常注重研发团队建设,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均为具有多年创新药物研究及开发经验,长期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人员,目前公司主要在研品种有:
1、创新天然药物5类新药YH-Z-01
开发适应症为抑郁症,该项目已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课题,目前已完成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Ⅱa期临床试验研究。该项目所有临床试验均在国家GCP认定的、具有丰富临床试验经验的精神类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进行,目前正在进行Ⅱb期临床试验。
2、创新海洋药物YH-Z-02
拟开发适应症为抗肿瘤转移,目前已完成主要的体内外药效试验和安全性试验,包括多个肿瘤模型研究(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胰腺癌)。已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课题。
3、抗肿瘤化药3类YH-H-04
目前已取得CFDA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正在寻求合作,准备进行临床试验。
4、中药6类新药YH-Z-03
开发适应症为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6类新药,目前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已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课题。
5、加拿大保健品YH-B-02
拟开发适应症为放松身心、辅助睡眠等,已与加拿大生物制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已取得阶段性注册成果(加入加拿大天然产物ingredient list);目前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申报。
此外,公司另有多个品种在研,或自主研发,或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公司希望通过快速发展实现在技术及品种转让的基础上打造创新中药、天然药物及相关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并将成熟技术及成果自主产业化或与战略合作企业产业化,达到技术、资本与产业的完美结合,最终将核心技术转变成核心竞争力。
瑞璞鑫(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璞鑫)于2014年5月成立于苏州,以计算化学驱动的药物分子设计方法为核心,开展在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类疾病领域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首创性新药研发及其产业化。
瑞璞鑫公司管理和研发团队由中美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并且在国内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有多年管理、科研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黄牛博士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智刚共同组建,有坚实科研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张炜博士和李伟博士分别担任结构生物学主管和药物化学主管。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王晓东博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是基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原创研究所得,核心团队均来自原研发团队。主要在研新药为治疗肥胖症的FTO(肥胖基因)蛋白小分子抑制剂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5-HT2B受体拮抗剂。目前针对FTO靶点的有体内减肥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尚未报导,因此该公司的工作具有首创性,在全球范围具有明显优势。公司的第一代FTO抑制剂为已上市药物的老药新用,公司已开展了治疗肥胖的探索性临床研究,对FTO的小分子抑制剂在肥胖病人基因分型和临床适应症治疗方面得到初步概念性验证;第二代FTO抑制剂,基于FTO蛋白结构对第一代抑制剂进行了结构优化,已得到PD和PK性质更佳的候选化合物。目前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缺乏安全有效的手段,通过对5-HT2B受体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筛选和设计,已得到安全有效的首创型新药候选化合物。公司正在进行A轮融资,预计2020年底完成至少一个项目IND全球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
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亚宝”)于2014年4月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鹏博士创立并任总裁,为国内知名医药上市公司亚宝药业集团(2013-2016年连续入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强)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实验及办公面积约1700平方米。
苏州亚宝致力于1类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国际合作。已与礼来制药、南澳大学、西安大略大学、英国国家医学院科技部(MRCT)等全球著名企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在研9个1类创新药项目,截止2017年底,1项已完成临床Ia研究,1项即将进入临床Ia期,2项申报临床批件。预计2018年1项进入临床II期,1项进入临床Ib期,2-3项进入临床Ia期,同时再申报1项临床批件。目前所有项目均走在国际前列,部分项目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苏州亚宝现有员工33名,海归与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超过20%,团队拥有中/美双边创新药开发与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目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11件(其中PCT 专利2件),已授权5件。协议拥有发明专利7项。苏州亚宝将秉承国际化、锐意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遵循项目来源国际化、开发标准国际化、项目权益国际化,聚焦于开发真正意义的国际一流创新药物,以开放的合作态度,在与国内外医药企业、学术机构、研发外包公司、投资公司、政府部门建立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力争在重大疾病领域创造国际一流创新药物,成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成功典范。
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由留美博士徐敏于2008年成立,公司致力于大分子创新药研发。
派格是一家临床阶段、致力于针对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症以及非酒精性肝炎等慢性和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2008年入住园区以来,公司累计投资近2亿元,在园区建成1200平米的实验室。目前公司主要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创新药物的开发,其中治疗II型糖尿病的1.1类创新药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获得中国CFDA和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目前已完成中国和美国的临床I期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2017年11月已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开展的2/3期临床试验。该药还于2016年获得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第一批课题项目立项,得到国家专项资金共计1500多万元的支持,是派格公司发展中的里程碑。该药采用一周一次的给药方式,改善了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疗费用也将是进口产品的1/3。派格医药创始人徐敏表示,不断创新为中国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更有效的创新药物,是派格研发新药的目标。同时,辉瑞制药与派格医药就治疗Ⅱ型糖尿病1类新药PB-201(GKA靶点)达成合作开发意向,该项合作是辉瑞历史上第一次将产品大中华区的开发权益转让给中国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本次签约的项目是目前糖尿病药物研发领域的新类别: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葡萄糖激酶作用于胰岛β细胞和肝脏,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肝脏对葡萄糖的再摄取,减少糖原输出2。同时,GKA可以避免现有降糖药的低血糖风险,保护β细胞功能和长期使用不影响体重。此创新药物有望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缓解糖尿病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难题。
徐敏博士获得多项个人荣誉称号和奖励,如2008年度入选“苏州工业园科技领军人才”、2009年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江苏省青年创业明星”, 2014年获得姑苏领军人才,2015年苏州十佳魅力科技人物等,并刚刚荣获“感动园区十佳新人”的荣誉。徐敏博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开发出使患者受益的产品。从疾病角度来看,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正在不断增多,甚至是在爆发。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患者的需求,徐敏在并不利于创新药研发的环境下选择创业。无论是捉襟见肘的创业初期,还是现在小有成就与全球制药巨头牵手合作,得到了资本和行业的认可,徐敏始终坚持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目前公司员工29人,其中研发超过24人。公司拥有3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PCT,且PCT获得了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和南非的授权;另外还有2项中国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世界一流专业学术杂志上。随着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开发经验与基础,将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创新药物研发团队和企业。
苏州鑫康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正式成立,专注于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及同类最佳抗体药物的研发。核心团队成员拥有一流的药物研究和转化医学的科研水平,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元生创投、联想之星、薄荷天使基金、先声药业百家汇基金等4家生物医药行业知名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
公司拥有强大科学顾问团队,成员包括:
董晨,首席科学顾问。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是世界著名免疫学家,曾担任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的免疫学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014和2015年入选由汤森路透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2009年被美国免疫学家协会授予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董教授受聘于多家跨国制药公司的科学顾问及受邀演讲人。
郭丽,总经理。中科院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在默克、诺和诺德从事10年以上抗体药物研发工作,领导了跨国多部门的研发团队,参与了从药物靶标验证到抗体新药开发、临床前研究、抗体生产工艺开发和转化等一系列工作。期间发表4篇抗体药物的国际专利。
金纬,科学顾问。清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体内药效药理方面与跨国药企研发合作经验丰富。
倪凌,科学顾问。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美国贝勒免疫研究所博士后。是肿瘤转化医学方面的专家,并具有与跨国药企研发合作的经验。
迈博斯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博斯)成立于2013年1月,由在美国安进公司工作十多年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钱雪明博士创立。公司总部坐落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司拥有一个24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一个以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抗体开发平台。目前公司员工人43人,其中6人是具有15年以上国外大公司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硕士学位以上24人,本科学位以上40人。团队拥有千人计划获得者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姑苏领军人才1名,工业园区领军人才3名。
迈博斯生物致力于诊断治疗癌症和慢性肾衰抗体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一类是治疗癌症的抗体,一类是治疗肾衰的抗体,还有一类是伴随诊断。伴随诊断是一种体外诊断技术,能够提供有关患者针对特定治疗药物的治疗反应信息,有助于确定能够从某一治疗产品中获益的患者群体。
迈博斯生物已开发了一个独特的免疫屏障突破技术,其设计依于免疫学中对自身蛋白耐受的原理并用独特的手段来突破免疫屏障,从而使得原来被鼠类动物耐受的蛋白或抗原决定族可以在鼠内产生免疫发应。由此技术开发出的抗体会有非常广的抗原决定族多样性,除了针对传统杂交瘤技术能得到的对人鼠不一样的表位外,该技术还能有效地开发出能认识人鼠氨基酸顺序一样的表位的抗体。因此使用此技术的抗体开发者可得到全面的专利保护并绕过竞争者的专利保护。
目前公司有10个在研产品,包括PD-L1、VEGF-R2、CSF-1R,OX40等多个抗体品种。生物制品I类新药,靶向PD-L1的人源化抗体MSB2311注射液于2018年2月获得FDA临床批件,在美国启动了I期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6月获得中国临床批件。此外,公司的第二个项目MSB0254预计在2018年中申请IND,在未来的18个月内会有另外1-2个创新抗体完成 CMC工作及临床前研究,准备申报临床。另一个项目VEGFR2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预计2018年中申请临床批件。随着在研品种的不断推进,未来每年将有1-2个品种进入IND申请阶段。
2015年9月,迈博斯完成了由礼来亚洲风险基金主投的1500万美金的增资,用于快速推进公司创新抗体药物的临床研究。2018年5月,公司宣布完成B轮4000万美元融资,除了礼来亚洲基金和本轮领投方红杉中国外,还新增了King Star 资本作为其投资人。该笔资金将用于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第二代PD-L1抗体的临床开发,以及用于推进多个后续产品的临床申报。
迈博斯生物将发展成为一个立足于苏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抗体药物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并计划于2020年在美国或香港上市。
苏州思坦维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7年5月,致力于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单抗药物研发与制备生产。公司目前在研药物产品线中有10多个创新单抗,均属首创或具同类靶点最佳药物潜力,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老年黄斑变性(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骨质疏松及代谢性疾病。公司自成立来,先后获苏州凯风创投、苏州香塘创投、上海东方汇富、安徽同华高新创投等机构与自然人投资。
公司目前员工30多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占比90%以上,涵盖医学、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多个学科。公司围绕在研抗体新药已先后申请了10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及5项国际PCT发明专利,其中5项发明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1项发明获美国专利局正式授权,1项发明专利正在欧盟专利局审核中,即将获授权。
公司目前重点研发药物品种之一为广谱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抗血管增生(抗-VEGF)人源化单抗药物。该项目2011年获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批立项支持,2012年12月申报国家I类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IND),2015年6月获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处在临床试验阶段。2017年10月,公司递交的生物制品I类新药(hPV19单抗眼用注射液)临床批件申请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受理,正式进入审评中心(CDE)审评,2018年6月获得临床批件。hPV19单抗眼用注射液药物为思坦维公司自主研发、具全球知识产权,拟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底疾病。临床前研究显示:hPV19单抗与VEGF抗原的结合力及生物活性显著强于市售同类进口药物雷珠单抗。除此之外,公司其他原创单抗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不同阶段,预计每年将有1-2个全球创新的单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批件申报阶段。
公司已建立并掌握了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高效筛选及其人源化基因工程重组改造、基因工程重组抗体高效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大规模培养与药物制备、中试生产等众多核心及专有技术与平台,并成长为国内个别几家具创新单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及已开展临床研究的医药企业之一。
联宁生物位于苏州园区生物纳米园,总建筑面积达5000米,分二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近2500平方米 ,已圆满完成GMP陈建和配套工程的建设,2017年2月14日联宁生物成功完成第一批GMP项目的生产。二期工程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完成。联宁生物是由美国NASDAQ上市的Sorrento Therapeutics 于2016年6月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苏州,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并在南京(2013年成立)和美国加州圣迭戈设有研发中心。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定点抗体-药物偶联基数专利,并以此为依托与国内外制药公司开展新药研发的广合作。联宁生物致力于开发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为攻克癌症,造福人类而奋斗。
联宁生物作为ADC专业公司,专业致力于抗体药物偶联物开发与产业化。其具备成熟专业的核心技术平台,涵盖高活性小分子毒素和连接子研发与生产,以及高水平的连接技术;同时联宁生物还拥有多项毒素及连接子相关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检测试剂盒已被多方认可并使用。联宁生物拥有顶尖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团队包括江苏省双创人才、园区领军人才及国际生物制药领域知名专家。该团队提供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偶联服务已经过概念验证,针对客户提供的详细数据,完全有能力快速提出合理分析评估和有效推荐方案;能够在抗体药物偶联物筛选优化,工艺开发,分析检测及cGMP生产等方面提供经济高效的高品质服务。
联宁生物致力于把复杂的高活性化合小分子和抗体研究合二为一,提供从开发到报批进程的全方位服务,帮助客户将抗体药物偶联药物(ADC)项目最快地推进到临床阶段。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抗体药物偶联技术平台,将为您提供全面一站式服务,包括:
• 具有生物活性的链接子和细胞毒素的研发
• cGMP级细胞毒素的生产
• 优化的连接子—细胞毒素组合
• 抗体药物偶联药物偶联服务
• 抗体药物偶联药物筛选工具
• 抗体药物偶联药物优化和工艺开发
• 分析方法开发和稳定性测试
• 抗体药物偶联物筛选工具:测试试剂盒和试剂
联宁生物在抗体-药物偶联方面的领先技术和严谨的工艺开发能力得到了全球ADC领域的认可,目前已经和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区的生物制药公司签署合作意向。
公司官网:www.levenabiopharma.com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2000年上市,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和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之一。公司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创新药孵化器基地、“中国抗肿瘤药物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的牵头单位,位列医药上市企业竞争力前三。
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作为江苏恒瑞的全资子公司,已经顺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主要从事自主创新的生物药品兼顾生物类似药品的研发、中试、生产和销售。公司占地165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实验、中式车间,并且购入了世界领先的纯化、超滤、分析等设备。预计到2017年底,公司将完成投资总额达到2亿元的1期投资。在随后的3年内,公司还将完成总额约为6.5亿元的2期投资,使得投资总额达到8.5亿元,力争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可以提供1000人以上的工作岗位;初期年销售额约30亿元,高峰期年销售额可达80亿元。实现税收16亿以上。
立生医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生医药)于2015年9月在苏州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专注于肺部疾病、呼吸道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等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公司创始人李君宁博士拥有30余年学术界和生物制药工业界的从业经历,曾先后任美国先灵葆雅、美国赛诺万生物医药等制药公司高层管理职务,在小分子药物发现、生产工艺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立生医药由十几位国内外博士,且均具有20年以上药物研发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组成,目前主要在研品种是针对治疗哮喘,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雾化,便携式软雾和复方吸入等新型制剂。立生医药将在国内进行临床研究和市场开发,并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桑田岛生物医药产业园建造全球最先进的“吹,灌,封”三合一无菌雾化吸入制剂,注射制剂以及其他新型剂型药品高端生产基地,为中国和欧美监管市场提供创新药及品牌创仿药产品。